工作动态

把握新任务 推动新提升 奋力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来源: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23.07.04

信息来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宣传教育中心

近日,自治区省级领导包抓“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会在银川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审议近期重点任务分工及工作机构人员职责调整方案,听取“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指出,“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聚焦“三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落实,先后启动实施254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52亿元,完成矿山修复和国土整治51.48万亩,营造林300万亩,治理荒漠土地180万亩,保护修复湿地45.9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49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10.95%56.7%29%。积极争取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贺兰山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罗山吴忠地区防沙治沙试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国家示范等工程,以及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补助、林业改革发展、水土保持等专项资金,有效保障了“三山”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部署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专门提到贺兰山、六盘山和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对继续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防沙治沙、持续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三山”生态保护修复的新使命、新要求,站在党中央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推进“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大局的高度,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荒漠化综合防治。要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生态要素系统性修复、生态产业融合性发展、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思路,整体统筹、科学施策。要准确把握机遇,主动抢抓机遇,推动“三山”生态保护修复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宁夏贡献。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围绕“三山”生态功能提升、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联系,充分掌握国家层面关于荒漠化综合防治的任务要求、推进计划和项目安排,抓紧谋划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进入国家“总盘子”。要聚焦突出生态问题,突出荒漠化防治这个重点,从生态问题入手,基于水资源条件,科学选择和搭配树种草种,争取每年实施一批生态修复项目,解决一类突出生态问题,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完善综合保护措施,推进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动物栖息地建设,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纳入相关重大发展规划,制定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野生动植物生境改善工程,提升生物生存环境质量,保护各类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要凝聚系统治理合力,建立沟通顺畅、衔接紧密的保护修复责任落实机制,加强各部门各领域项目调度和年末考核评价,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治理、多产业融合发展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推进模式,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研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会议要求,省级领导包抓“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机制办公室要抓好牵头协调推进的各项责任,自治区各部门根据确定的职责协同落实主管责任,各市、县(区)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横向有协同、纵向能贯通。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包抓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对照近期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具体措施,安排落实资金,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任务。要建立完善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监测监管、综合评价、改革创新等保障机制,全面检视存在的问题短板,强化生态修复项目验收和生态治理效果评估,有针对性的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要将“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情况纳入各部门和地方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研究制定生态评价考核指标,以考核提效能,精准推动年度重点目标指标全面完成。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