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000026/2019-06545 | 生成日期 | 2018-04-03 |
发文字号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所属机构 |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 责任部门 |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
索引号:640000026/2019-06545
生成日期:2018-04-03
发文字号: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责任部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宁国土资函【2018】227号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报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关情况的函》(国土资厅函〔2018〕263号)要求,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基本情况
(一)机构情况
2009年,宁夏国土资源厅与原宁夏测绘局合并为宁夏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宁夏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宁夏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合并为宁夏国土资源地理信息中心,加挂“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档案馆”牌子,为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宁夏国土资源地理信息中心内设资料档案室(以下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全区地质资料管理、汇交和服务工作。原始和成果地质资料由资料档案室负责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委托宁夏地学数据中心(隶属宁夏地质局)保管。迄今为止,宁夏未设立独立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二)人员情况
馆藏机构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在编5人、外聘3人;宁夏地学数据中心现有事业编制人员20人,无外聘人员。
(三)经费情况
2017年度,馆藏机构共发生各类费用约18.08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拨款6.30万元,单位自筹11.78万元;自治区财政投入43万元用于电子阅览室的数据加工和整理。
2017年度,宁夏地学数据中心工作经费约21.35万元,全部为自治区财政拨款。
(四)馆舍库房情况
馆藏机构现有库房使用面积412.48平方米,能够满足未来20年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馆藏量,办公用房使用面积73.76平方米、库房有密集架58组、防磁柜10个、货架4组,并配有空调、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恒温恒湿设备、门禁系统、防虫设备等。
宁夏地学数据中心实物地质资料库房,使用面积约2200平方米,规划建设岩心库房2个,设计存储岩心20万米。现已建成岩心库房1个,储存能力10万米。
(五)网络情况
馆藏机构有内网、外网各1套,外网(互联网)部署2台服务器,主要用于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全国地质资料监管、涉密地质资料复制证书上传等工作;内网是测绘专网,主要用于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对外服务、数据存储等工作。
馆藏机构使用的网络与国土资源业务网采用物理隔离互不相通。国土资源厅业务专网可实现部、区、市、县四级联网,主要承担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平台(包含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矿业权管理系统等基础业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据交换系统、“一张图”等28个核心业务系统及43个地政、矿政相关的数据库。
(六)馆藏资料情况
截至2018年2月底,馆藏成果地质资料3941档,数据量1033.54GB;馆藏原始地质资料47档,数据量945.7GB;馆藏Ⅱ类实物标本10块、岩心1830.29米、副样18679瓶,受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委托,保管Ⅰ类实物岩心1271.26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为了进一步规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馆藏机构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管理职责、保密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出入口管理制度、AB岗管理制度、汇交管理制度等,科室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监督,做到环环衔接,按章办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做到了有账可查,有据可依。为保证资料汇交的顺利开展,快速及时提供服务,馆藏机构建立资料汇交与信息报送QQ群,为资料的汇交和服务搭建了交流平台,方便资料使用单位第一时间掌握资料情况。
(二)严把审核关口,确保汇交质量。以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为抓手,严格执行原始、成果、实物地质资料三位一体化管理,定期清理更新平台信息,及时掌握项目、探矿权、采矿权信息,严格执行汇交管理制度。为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定期举办汇交管理培训班,加强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
(三)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理念。结合“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按照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要求,努力提高地质资料服务水平。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主动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将原来到馆查询改变为网络查询,将传统纸质资料查阅改变为电子数据查阅,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模式。同时通过公益性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地质资料,引导全社会重视地质资料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促进经济发展。
(四)实施委托保管,解决实物难题。实物地质资料库房是实物资料管理工作的基础。宁夏国土资源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工作。经过实地调研考察,认为自治区财政投资建成的宁夏地学数据中心,其建筑和设备条件基本符合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房的要求,可作为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单位。为此,国土资源厅与地质局协商,印发了《关于委托宁夏地质局地学数据中心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工作的通知》(宁国土资发〔2017〕88号),委托宁夏地学数据中心承担自治区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工作。通过这种合作共赢模式,解决了我区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难题,为提升库藏保管与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创新筛选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工作实际,我们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展项目野外验收时,除了要对野外工作量及项目质量进行验收外,还要严格按照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保管的要求,初步筛选出应由省级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待原始资料验收时,专家组根据初筛的目录清单再次对实物资料进行筛选,并签字确认。这种筛选模式,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馆藏日常运行经费。目前积极准备向自治区财政申请2019年度馆藏运行经费,以保障业务正常开展。二是业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按照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转型升级的要求,需要加快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方式也要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单一服务转为一站式网络化服务、局部服务转为全面服务。三是深度研发和二次加工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地质资料需推出多样高质产品、形成多方数据库、全方位应用等要求,需要尽快改变当前单一提供资料的状况,开展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进行资料二次加工、深度研发等工作。四是部分涉密问题成为制约我们拓宽服务领域的瓶颈。因涉密问题,宁夏地质资料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的数据仅发布了项目目录,未上传电子文件,与此同时,企业对地质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无法办理涉密地质资料复制借阅证书,不能借阅涉密地质资料。为切实做好地质资料的共享服务工作,建议国土资源部对地质资料脱密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以监管平台为抓手,及时更新信息和掌握汇交情况,提高地质资料汇交率;三是进一步推进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从野外验收环节入手,确保原始和实物资料及时有效汇交;四是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收藏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自治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五是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六是开展地质资料异地备份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附表: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表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基本信息统计表 |
|||||||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
|||||||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全称 |
宁夏国土资源地理信息中心资料档案室 |
||||||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人员情况 |
人员情况 |
||||||
批准编制人数 |
实际在编人数 |
聘请人数 |
|||||
5 |
3 |
||||||
人员结构情况 |
|||||||
初级及以下(人) |
中级(人) |
高级及以上(人) |
|||||
3 |
4 |
1 |
|||||
2017年度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经费情况 |
财政安排 日常工作经费 (万元) |
财政安排 项目经费(万元) |
服务收费 (万元) |
||||
0 |
43 |
0 |
|||||
自建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库房情况 |
库房面积(平方米) |
库房容量(米) |
|||||
412 |
3223.20 |
||||||
自建实物地质资料库房情况 |
库房面积(平方米) |
库房容量(米) |
|||||
0 |
0 |
||||||
馆藏地质资料数量情况 |
成果 |
原始 |
实物 |
||||
纸质(档) |
电子(GB) |
纸质(档) |
电子(GB) |
岩心(米) |
副样(瓶) |
||
3941 |
1033.54 |
1 |
945.7 (47档) |
1830.29 |
18679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