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640000026/2020-00644 生成日期 2020-09-10
发文字号 宁自然资函〔2020〕141号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责任部门

索引号:640000026/2020-00644

生成日期:2020-09-10

发文字号:宁自然资函〔2020〕141号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责任部门:

民盟宁夏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对我区泥炭资源进行科研立项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泥炭赋存情况

泥炭大多赋存于沼泽地中,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水下缺氧环境中经过堆积保存分解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是煤炭的原始形态,因含水量较大、煤化程度低故发热量较低,主要用于农业肥料。原地质矿产部在90年代组织开展的全国泥炭地质调查项目资料显示,全国探明泥炭矿产地3609个,总储量46亿吨,矿产地集中分布在水源丰富而稳定的区域,如四川省西北部若尔盖草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区,仅四川、云南、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等地泥炭资源就占全国储量的90%以上。宁夏因受干旱少雨、黄土覆盖等环境因素制约,仅有5处矿产地,均分布于六盘山地区,储量约为21万吨,为资源储量最少的省份,且矿床分散、规模较小、难以统筹规划、集中开发。

二、泥炭开发利用

经查阅相关文献,泥炭产量的70%应用在农业中,主要用于制备各种腐殖酸类肥料、营养土及饲料等,价值较低。泥炭资源开采主要采用露天方式机械化开采,开采过程中对地表植被、动植物栖息环境、地形地貌、沼泽生态系统、地下水影响较大,开采过后,生态环境难以恢复原貌。因此甘肃、西藏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虽资源储量巨大,但严格限制泥炭资源的勘查开采。

三、结论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好六盘山,保护好六盘山生态底色。《宁夏六盘山西麓泥炭土壤资源调查及特色植物保护利用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对当地生态本底造成扰动和破坏,与自治区全力保护“三山”的要求不符,也不符合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建设、固原市构建宁南生态园林城市定位。

针对我区湿地、沼泽地的保护性调查工作,我厅近期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近中期工作计划及要点(2020—2022年)》已统筹安排。

非常感谢贵委对我区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贵委的建议对我厅今后的工作有一定启发。我们真诚期盼贵委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我们将以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20年9月10日  



附件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