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战“疫”——自然资源人的硬核担当(三)

发布时间 :2021-11-06 21:19:00    

     信息来源:测绘地理信息院  成果质量检验中心  信息中心    编辑整理:宣传教育中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然资源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落实自治区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全面启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测绘地理信息院:寒风中挺立着一个个测绘“红马甲

1025日测绘地理信息院党总支召开疫情防控动员部署会议以来,在确保业务工作不停摆的情况下,由党员带头,群众紧随,下沉社区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寒风中,点位上挺立的一个个测绘“红马甲”,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

疫情就是命令 争先恐后参战

按照《自然资源厅配合逸馨苑社区开展防疫检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连日来,测绘院安排30多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更有21名同志主动请缨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里,有差一个多月就退休的老党员刘京宁同志,依然身先士卒,积极主动前往抗疫一线;有身患严重带状疱疹的老测绘李永泉同志,克服身体不适,义无反顾参加值守工作;有舍小家为大家写下抗疫倡议书的人教科科长程飚,呼吁我们以“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投身抗疫志愿活动;有年轻的干部职工陈兴波、孙倩,两人同是院职工又是新婚的夫妇,他们选择推迟婚宴时间,响应组织号召下沉社区协助抗疫......这些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们是一支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队伍。

内防外防并重 关心职工冷暖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院主管副院长、院办公室统筹谋划,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在院公共办公区域及各办公室全天候分时段开展清洁消杀,严格落实内部防控要求。办公室为值守志愿者购置电热毯、N95防护口罩、消毒凝胶、棉被大衣等物资,切实保障一线志愿人员防护和保暖需求。针对居家隔离人员,采用微信群管理进行政策宣传,要求大家服从属地防疫要求,尽量减少购物频次,为社区工作减轻压力,同时实时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隔离人员恐慌情绪。

抗疫兼顾业务 两者同促共进

为确保各项工作和生产任务顺利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院按照《关于厅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下沉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各科室(中队)能到岗人员原则上实行24小时值班留守。居家隔离人员采用视频会议、线上办公的方式处理工作,同时制作宣传视频,撰写宣传稿件,为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和坚守岗位的同志们加油鼓劲。对照效能目标考核和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清单,各科室(中队)克服困难,积极落实,每周五线上上报本周工作开展情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生产任务有序推进。112日,自然资源厅接到西夏区民政局急需一幅小区分布图的求助电话后,测绘院立即响应,安排制图中队值守人员张静静同志连夜加班,将西夏区200多个小区名称标注成图,为抗疫工作提供用图保障。

自然资源成果质量检验中心:抗疫一线,有我在!

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是党员,关键时刻一定要让我先上。”自1025日宁夏自然资源成果质量检验中心就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展开了部署后,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演绎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初心故事……

自然资源成果质量检验中心正式开展防疫志愿工作后,两位老同志——陆振宏、孙宁河就主动承担夜间值守工作。十月末的银川,夜间温度逼近零下,值守第一天没有取暖设备,两位老同志用单薄的身躯捱过了寒风刺骨的夜晚,所有年轻人都被老同志感动,他们却不以为然地笑笑:“这就是当年老测绘人的精神。”

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封控形势也愈加严峻。两个志愿服务点,只能靠中心十来个同事轮流值守。马花、丁丽君、张丽娟等女同志,家中有幼子需要照料,却也毅然决然地下沉一线,年幼的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母亲的选择,但她们却说:“控制住疫情,才能让更多的小家团聚。老同志已经作出了表率,在这场防疫接力赛中,我愿意接起前辈手中递来的使命和责任,跑好自己的初心与担当。”

平时工作中熟悉的面孔,此时此刻却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常有人说,当今这个时代没有英雄,但谁又能说这些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不是呢?当我们彼此的双手紧密相握,当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在一起,前辈与后辈之间既有精神上的传承,亦有行动上的引领,再大的困难险阻也动摇不了我们击破风浪的决心。当无数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亮起点点星光,我们的防疫工作就会凝成一团火焰,驱散疫情这片阴霾。

自然资源信息中心:一线有你,保障有我,共同抗疫

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信息中心党支部在厅党组的统筹部署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迅速制定方案,组织人员积极下沉社区,一线幕后共配合,保障防疫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线:志愿服务勇担当

第三次值夜班,希望银川能够挺住,疫情早日散去。”这是信息中心青年志愿者刘晓万最近的一条朋友圈,1029日,刚刚解除封闭重返工作岗位的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去当一名志愿者。一个夜班12个小时,为了协助做好值守单元的第三次核酸检测工作,刘晓万的第三个夜班更是连续了15个小时,他说:之前大家服务我,现在换我服务大家。

与刘晓万并肩作战的,还有信息中心的其他8位志愿者,他们互相配合,共克时艰,他们不顾稚子幼女,舍小家为大家。办公室干部马鑫,把不到一岁的儿子交给母亲照顾,和在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爱人各自响应号召,奋战在志愿服务的前线;网络科干部郭娜膝盖受伤,不能过多的行走,每一次下蹲对她都是挑战,但她主动要求,轻伤不下火线,穿梭在值守点的每一个角落,每天元气满满,不见皱一下眉,叫一声苦。

值守点党旗高高飘扬,党员先锋岗的标志闪闪发亮,他们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铸牢“防疫”安全线。

幕后:物质保障添力量

一定确保每个服务点装备到位,防护到位,我们的志愿者一定要加强自身防护。”被封控居家的崔树国主任、韩建军书记屡次在工作群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强调一定要做好下沉一线志愿者的物质保障工作。中心党支部在第一时间就为志愿者采购了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液等医用物资;军大衣、棉被、电暖等生活保障用品。当了解到现有的耳挂式N95口罩长时间佩戴非常勒耳朵时,及时为志愿者们更换了头挂式口罩。这些来自组织浓浓的关爱,温暖了志愿者的心,体现着信息中心党支部党员干部一线幕后同心抗疫的决心。


关闭